2024年NAFIA贊助沖繩和平教育,拜訪沖繩和平工作的非政府組織,深化台灣與沖繩互相理解與學習。
Okinawa Diary: Echos of War Resistance- Okinawa for Peace
August 27, 2024
By Hideko Otake and Chihchun Yuan
Written by Chihchun Yuan
京都之塔位在沖繩本島中部的宜野灣嘉數高地,向下俯瞰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普天間基地。在眾多各州縣軍人的慰靈碑中,只有京都之塔似乎委婉地向沖繩人致歉,承認沖繩人的傷痛,希望與沖繩人建立友誼。京都之塔:“ 昭和20年春,在沖繩島的戰鬥中,來自京都府的2530餘名將士心繫故鄉,一心祈願祖國興盛,最終在炮火中犧牲。同時,許多沖繩居民也共同承受了這種命運,令人無限哀痛。特別是這附近的高地作為主要戰場的一部分,戰鬥尤為激烈。經歷了19年的歲月,為了祈禱這些亡靈的安息,京都府的市民在這片悲傷的土地上建立了「京都之塔」。願戰爭的悲劇不再重演,希望沖繩與京都的文化和友誼更加穩固。昭和39年4月29日。”
因為同一場戰爭傷痛,因為承認沖繩人,因為提到兩個地方應該建立穩固的友誼,這些讓我想到2年前富樫守先生(沖繩名渡嘉敷守) 。日據台灣與沖繩的時代,富樫先生父親曾經渡海來台灣投靠親戚,在鐵路局工作。殖民時期的沖繩人跟台灣人一樣是次等階級,做低階的勞動,但日本管理者對沖繩人不友善更甚,更像是三等公民。一位台灣同事建議富樫先生的父親回到日本發展好過在台灣,於是他的父親前往日本並落腳在神戶。但因為日本島內抵制具有朝鮮人與琉球人姓氏的人租屋,富樫先生的父親於是為全家人放棄了渡嘉敷的姓氏。富樫先生仍繼續使用日本名字,原因之一是改回原姓氏制度上的困難,第二是這個名字記著沖繩人被改姓氏的歷史。
普天間美軍陸戰隊基地位於沖繩本島中部的宜野灣市的正中心高地處,加上Foster 基地共佔用了30%的土地(宜野灣公部門數據),居民只能密集地在基地周圍建立自己的家,長期經驗飛行器起降的噪音與墜機事故,還有軍事基地消防用物質PFAS對水源的污染。面對居民的抗議,美軍和日本右翼主張「是居民自願住在基地附近的」。新垣邦雄先生(Kunio Arakaki),前琉球日報記者,提到宜野灣市的農民種植稱為Taimo的馬鈴薯,農民對於送農產品檢驗一事猶豫不決,一邊是探詢真相的良知驅力,另一方是對現實的害怕,擔憂生計收入毀於一旦。
宜野灣居民長年要求美國關閉普天間基地,還有歸還土地。1945年美軍佔領沖繩本島後,最少有325,769沖繩居民被送往11處鄉鎮的集中營 (1945.10.10的統計, Histreet Museum),1-2年後不等的時間才被允許返家。許多沖繩人返回原居地後卻發現家被劃入美國新設的軍事基地,他們選擇在圍牆的邊緣處設法住下來。沖繩國際大學的照屋寛之(Teruya Hiroyuki)教授回憶說,當他的父母從收容所回家時,發現其他家庭已經住在那裡,但並未將其趕走,反而與他們共享住所。”居住空間不足...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人們只能互相幫助。” 他說。
美國在日本的軍事基地有75%在沖繩群島,最大的是Koza市的嘉手納空軍基地(Koza現稱為沖繩市),與普天間基地車距不到30分鐘。嘉手納基地所在地原是住宅和農田,但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軍隊從居民手中接收土地並急建飛行場,1945年4月美軍登陸沖繩後,該飛行場成為美空軍攻擊日本的重要據點,並在韓戰(1950-1953)中擴張。新垣邦雄指出,這種美軍基地的擴張是在美軍占領沖繩時強制徵收土地,並驅逐反抗的居民,使用推土機摧毀房屋,將土地變成軍用地,這過程被稱為「刺刀與推土機」。美國國會在1956年調查了沖繩的軍用土地問題,最終報告做出了一些讓步,如提高地租,但仍堅持沖繩基地對美國至關重要,維持了美軍對沖繩的支配政策。
照屋寬之教授高中時即加入反對美國軍事基地的抗議活動,當時發生高中同學因反抗美軍強暴而被殺重傷。他說:“為什麼要抗議?這是關於生存的問題。我們的日常生活被置於違反國際法的統治者之下。”
1968年,美國B-52轟炸機在嘉手納基地發生大爆炸事故。
1969年,嘉手納機場存放的化學武器毒氣洩漏(越南戰爭期間,嘉手納機場是美空軍的出擊據點)。
1970年12月19日,1萬名市民聚集,要求美國撤除化學武器。次日,由於美軍發生交通事故引發的憤怒,沖繩的市民在國道330號線沿線焚燒掛有美國車牌的車輛。
1971年1月13日和7月15日,美國兩次移送化學武器,市民停工停課,並發布禁足令。
日本戰敗後,沖繩群島一直由美國佔領27年(1945.6-1972.5)。新垣邦雄先生說雖然沖繩不斷地失敗,但許多沖繩人直到今日依然抱持信念,這源於他們對沖繩文化的愛與自信。反戰的沖繩人相信: “反對軍事基地不是只為了沖繩,還有韓國、越南、台灣、阿富汗,波斯灣...,沖繩不應該成為和平的威脅,從沖繩發動對其他地區戰爭的基地必須要關閉。”
*普天間機場問題,宜野灣市政:https://www.city.ginowan.lg.jp/material/files/group/36/H28houbeipanfueg.pdf
*戰後沖繩人集中營,如:知念市17914, 古謝市10286, 平安應市7992, 石川市23033, 漢那市27611, 宜野座市37036, 古知屋市19194, 久志市29027, 瀨嵩市28680, 田井等市55266人, 巴士名市29497人。
*關於戰後的沖繩,Histreet: https://www.histreet.okinawa.jp/histreet/FAA10/init?locale=en_US#gsc.tab=0
*Interesting reference: https://public-history-weekly.degruyter.com/9-2021-6/the-50th-anniversary-of-the-koza-uprising-the-okinawa-memories-initiative/)
*普天間機場問題,宜野灣市政:https://www.city.ginowan.lg.jp/material/files/group/36/H28houbeipanfueg.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