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4日 星期四

台灣-沖繩和平對話: III: 石垣島反基地農夫

 台灣-沖繩線上對話 第三輯 (4/8, 2022)


-中策略性的衝突是否可以作為這個現象的藉口?


上原先生(Uehara San) 郵局退休現在務農,同時進行反日本自衛隊軍事基地的行動。今天分享他例行資料搜集: 在山丘上空拍基地工程,港口監看海上保安等。上原先生觀察一個軍事活動逐漸產生的儀式:自衛隊、海上保安,與美國駐軍,三方的軍事行動逐漸融為一體,各自被設定的角色功能變得模糊,分不出哪些屬於海上保安或是陸軍的職責。觀察者如上原先生提到這種軍事團體彼此界線被有計畫地模糊化,一個問題是這三個軍事團體是否脫離人民賦予權力同時要求其責信的框架。


提出這個問題的風險是,反對軍事行動擴張與反對軍隊模糊其角色與責信等的意見表達,在此時容易被貼上不愛國的標籤。但弔詭的是,這一群反戰爭、反武器製造與交易的人,行動的理由起源於看重人-動物-土地的生命。例如,討論興建中邊野古基地,珊瑚礁生態是主角,石垣島的反軍事基地則提到野鳥生態,水源污染,附近的農村,兒童的學校。在愛國-不愛國兩極化的標籤中,討論人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的空間被壓縮。


台灣前不久由政府保證天然氣接收站與保護藻礁共存的方式,對照潘忠政老師的觀察紀錄。掩藏在政府做好生態保護之下的真相是: 當生態被現代化政治語言掌握之後, 生態與我們()不再有任何關係:曾經有的各種關係都被消滅,或者不繼續去想像藻礁護海與人類活動的共生關係。


上原先生跟主持人秀子回覆為什麼訴求生態保護


秀子說:” 和平與環境對小島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反而不是軍事建設備)..... 乾淨無污染的水對於小島的生命生存是關鍵(有自來水與礦泉水之後,忘記了水對台灣同樣珍貴)。上原先生則是請大家注意日本的歷史修正主義淡化戰爭的生靈塗炭;給日本年輕人的現代教育中,孩子不再感受到土地與生命的關係。為此,上原先生想知道台灣政府給孩子什麼樣的歷史教育內容。


分享的過程中,上原先生嘗試用他的方法告訴我們台灣-石垣島關係,従軍慰安婦的歷史連結,台灣在石垣島的移民與觀光,還有在所有近距離的群島中,石垣島是唯一合適種鳳梨的島嶼。


認真思考台灣和平是什麼,而沖繩或石垣島的人正在強調的和平,也應該加入我們的共同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